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
旧金山华人华侨情系灾区 广东老华侨捐出养老钱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6月04日 10:26 来源:广州日报




旧金山华侨纷纷捐款。(招思虹 提供)



华文报纸每天花多个版面报道地震灾情。

    80岁的广东老华侨捐出7000多美元棺材本;无名氏捐款时只留名“我是中国人”;旧金山市市长给每个公务人员发信倡议捐款并亲临唐人街呼吁支持四川赈灾……近日,正在美国旧金山采访的广州日报记者亲身感受了当地华人华侨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的无限牵挂:他们自发举行各种义卖和义演活动,在马路上舞狮舞龙,在舞台上义演京剧、评剧、现代剧,在武术馆里义演中国功夫,中文学校的师生们集体出动为灾区募捐,当地的华文报纸更是每天都用多个版面对灾情进行图文报道,中文电台也在空中呼吁人们赈灾。在他们的影响下,旧金山的两任市长也加入到了呼吁支持四川赈灾的行列。   

  谈起祖国的灾情,旧金山中华总商会总顾问白兰显得异常悲伤。说到当地华人华侨在此次赈灾中的种种感人故事,她更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白兰女士告诉记者,地震刚发生不久,一位80岁的广东老华侨就亲自来到旧金山中华总商会,送来了7000多美元现金,“这些钱是我们广东人说的棺材本啊,是留着日后死了埋葬自己的。你知道,对老华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死后要有葬身之地,所以很多人不管多辛苦,都会想方设法省下这样一笔钱。”

  “那一天,这个老人对我说,自己看到地震的新闻,觉得等自己死了葬在哪里都无所谓,只希望这些钱还能救一些活着的中国人。”

  癌症老人捐出养老金

  “还有一位也是从广东来的老人,已经91岁了,他得了癌症,已经到了晚期,病得很重了,现在等于是在医院等死。他一个人住在医院里,知道四川发生地震后,他托一个邻居拿了1000美元养老金捐到这里,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肯留。”

  白兰女士说,像这样的老华侨还有很多很多,讲都讲不完,“这些老华侨一个月才几百块养老金,他们住在中国城的那些‘散仔房’里,和别人共用公用厕所、公用厨房,行动也不方便,也不舍得吃,可是却连自己的棺材本也捐了出来。”

  “我认识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没有捐款的。我现在都不怎么敢看报纸、电视,一看就要哭。”白兰表示,“不过,这次事情中国政府处理得很好,全世界都看到了。”

  捐款只说“我是中国人”

  四川地震发生后,美国华商总会在花园角举办了一个大型筹款活动,仅4个小时就筹集到近12万美元。当天晚上,华商总会会长钟绍元及其他工作人员光是数现金就数了好几个小时。

  华商总会78岁的老人邱先生当天下午抱着捐款箱到处“打游击”,连手臂都被晒伤了,可是他却觉得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很高兴。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往他的捐款箱里投进了100美元,当他问这位老人叫什么名字时,捐款的老人只回答了一句话:“名字不重要,我是中国人。”

  “还有两个年纪很小的兄妹,抱着两个三四十厘米高、装满硬币的储蓄罐来捐款。他们个子不够高,最后干脆把捐款箱放到地上,一点一点往里面塞硬币。”

  旧金山市长给公务员发信倡议捐款

  在当地华人的影响下,旧金山的许多外籍人士也对灾区纷纷伸出援手。据中华总商会总顾问白兰介绍,得知四川地震的消息后,该商会的工作人员除了组织捐款赈灾,还四处发送电子邮件给当地政府官员和民选代表,呼吁更多的人捐款捐物。在他们的影响下,旧金山两任市长都亲临唐人街登台为灾区募捐,现任市长甚至还亲自为灾区筹集药品。

  “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在旧金山,不仅仅是华人极度关注地震灾区,美国人同样也很关心中国的这次地震。这些外国人的爱心很让人感动。”白兰说,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参观过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的旧金山前市长布朗对地震带给汶川人民的巨大痛苦深感悲伤。他不仅于当地时间5月18日亲临华人在旧金山唐人街花园角广场进行的赈灾义演现场,呼吁大家支持抗震救灾,更在当地时间5月21日的哀悼日来到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大厅,在灵堂前长跪,为中国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

  “旧金山现任市长纽森也曾亲自到唐人街登台呼吁大家捐款,这在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白兰言谈之中颇有几分自豪。她说,地震发生后,旧金山当地的每个公务人员都收到了市长呼吁为中国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信。纽森甚至还对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工作人员表示:“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在旧金山,无论是出租车司机,公司秘书,还是酒店服务员,在得知记者来自中国后,都关切地询问四川地震的情况。一位热心的印度籍司机还告诉记者,他每天都关注四川的灾情。他还关心地询问记者的家乡离灾区有多远,家人是否安好。此外,很多美国企业也加入到了支持四川赈灾的行列之中。

  妻子义卖珍藏品 丈夫拍得送还妻子

  旅美广东籍作家、《金山之路》一书作者招思虹在旧金山华人圈里颇有名气,她的古道侠肠,无论是在老华人居多的唐人街还是在新一代华人聚集的硅谷,都广为人知。地震发生后,她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在华人圈中多方奔走,积极为灾区筹款。

  “很多华人要照看店铺,没有时间去捐款点捐钱,我就放下手中的工作,挨家挨户地上门收,他们有的捐几美元,有的捐几百美元,就这样,我跑遍了整个唐人街,最后募集到1万多美元!”

  在近日的一次赈灾义卖活动中,招思虹还捐出一枚她珍藏多年的首日封。在义卖当天,这枚首日封卖出了200美元的价钱,而买主正是招思虹的丈夫关先生。原来关先生知道太太很珍爱这枚首日封,所以,特意出最高价将首日封拍下,再送还给妻子。

  华人收藏协会三周年纪念日变赈灾拍卖会

  与此同时,活跃在旧金山的华人艺术家和收藏家也纷纷捐出自己的作品和藏品用于赈灾。美国华人收藏协会在5月31日举行的成立三周年纪念晚会,也因为四川地震变成了一场赈灾拍卖会。

  记者在征集来的义卖品中看到一枚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的纪念章,美国华人收藏协会会长张树强告诉记者,这枚纪念章非常珍贵,是由一位祖籍广东开平的收藏家刘先生捐出来的。来美已经29年的77岁水墨画画家、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叶森也捐出了两幅水墨画。

  《星岛日报》:“捐钱人太多”

  在旧金山唐人街的《星岛日报》分部,所有工作人员都在为报道地震和组织赈灾捐款加班加点。分部负责人潘育文介绍说:“地震发生后,《星岛日报》在这里第一个发起了捐款活动。虽然我们之前也组织过很多捐款活动,但这次是最大型的,无论捐款的人数和钱数都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太多人捐钱了,我们连电话也没时间接,就连记者也不得不帮忙收支票。有时候我们的记者在去采访的路上,也会被在商店里上班的民众拉住,请他们代为转交捐款。”

  华文报纸特别好卖

  潘育文介绍说,四川地震发生后,买华文报纸的人特别多,“以前我们每天都会留一些旧报纸,但现在都留不下来了,我们只能加印。”

  记者看到,在每天的《星岛日报》上都会刊登最新的捐款统计数据,此外还有3~4个版面专门用来刊登捐款人的名字,“有些没有留名的,我们就写上无名氏。这也是我们答谢捐款人的一种方式。”

  当地主流媒体非常重视

  《星岛日报》记者胡健宏全程参与了此次赈灾报道,他认为,美国当地的主流媒体对这次发生在中国的灾情都非常重视,“他们的反应非常快,地震发生时是这里的晚上,第二天一早,这里的2号台就派出非常资深的一位主任记者,来到我们的办公室,拍摄民众捐款的场面。”

  “这里的记者不光在街头做访问,还请我们推荐华人和华人社区领袖给他们采访,他们甚至还托我们找来自四川的华侨。” (饶贞 黄蓉芳)



   · 汶川大地震牵动侨胞心 旧金山华社捐款如火如荼
   ·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已收到侨胞赈灾捐款119万元
   · 旧金山湾区华人为四川灾区争购帐篷“一顶难求”
   · 与祖国母亲同在 旧金山华人沉痛哀悼地震遇难者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