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
为奥运服务激情燃烧 华侨华人志愿者北京展笑颜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8月05日 08:4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华侨华人志愿者入住清华大学

    8月2日,距离北京奥运开幕还有6天。又有62名来自海外的华侨华人及留学生奥运志愿者抵达北京,入住清华大学。他们将在由华侨华人捐建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开始奥运志愿服务。

  截至8月1日,北京奥组委按照赛会志愿者岗位要求,录用了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志愿者338人。除了已经上岗的部分志愿者外,8月2日开始,其他志愿者将陆续抵达北京。他们将服务于奥运村、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9个场所,在涉及志愿者口译员、摄影服务助理、新闻运行助理、入村式助理等32个岗位上服务。其中,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服务助理21人。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负责他们的食宿等生活问题。

  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志愿者包括海外企业家、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团体负责人、在校大学生等不同群体,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18岁。

  “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志愿者群体具有受教育程度高、语种覆盖广、志愿服务经验丰富等特点,在语言服务、文化沟通等方面具有优势。”负责遴选工作的北京市侨办主任乔卫说,他们中许多人曾为往届奥运会和住在国提供过志愿服务,有的还曾获得过住在国颁发的志愿者服务重要奖项。

  燃烧的热情

  来自加拿大的李丽珠表示,能在祖国举行的奥运会上提供服务,感到非常兴奋。李丽珠是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志愿者年纪最大的,今年63岁。她说,自己曾在1983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从事志愿者工作,1995年至2005年间曾三度回国为世锦赛提供服务。“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华侨华人。”李丽珠自豪地说。“2005年,我就让人带我去奥组委报名当志愿者了。”

  北京奥运让全球华侨华人都为之自豪,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想法更是让他们心潮澎湃。2007年3月31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华侨华人留学生志愿者招募中心网站正式启用,然而很多海外华侨华人在2006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咨询和寻找报名途径了。

  “北京申奥刚成功那年,我就去问了有没有地方可以报名当志愿者。”来自以色列的李荣华如是说。

  截至2008年4月1日,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27546名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成功报名。

  “我就是想亲身体验一下我们中国人拿到奖杯时,那种喜悦的心情。”李荣华直言,自豪的心情一直写在她的脸上。同样来自加拿大的陆炳雄今年50岁,他说:“北京申奥成功时我正在北京,听到奥运申办成功,很兴奋。很快七年过去,能够在北京参加志愿者工作,为祖国做些事情,这是作为一个华侨的骄傲。”

  47岁来自克罗地亚的刘丽英介绍说,报名的1000多位华侨华人中才能产生一名志愿者,希望“1000多人的能量都在我身上发射出去,那么能量是巨大的。”她说,作为一名志愿者“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服务北京奥运是对祖国的一种贡献和支持。

  “能在‘水立方’服务,意义和感受又将不同。”来自澳大利亚60岁的翁明将在“水立方”担任综合管理志愿者,他说:“在澳大利亚居住了28年,身为华人,很热爱自己的祖(籍)国,热爱自己的家乡。难得北京能够举办奥运会,我们作为海外华侨华人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一次全世界聚焦中国的机会,作为一名留学生,我能参与到奥运中来,是我人生当中最光彩的一次经历,它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澳大利亚留学的马征把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当作锻炼自己的宝贵机会。

  尽管参加奥运志愿服务的初衷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谈到这次奥运志愿服务,李荣华兴高采烈地说:“当我一来到北京,看到那些志愿者,我是那样的亲切,我就想上去说两句话。我能够在‘家中之家’服务,我一定会尽我的全力。”

  这种如火的热情将化为力量,使他们在奥运志愿服务中,展现自己最出色的一面,用他们独特的优势为北京奥运、为各国友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我会六种语言”

  “他们有鲜明的语言优势,从整体来看,他们提供了很多小语种的服务,比如说缅甸、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而文化优势则是他们的内在优势。”乔卫介绍这些海外华侨华人志愿者时,突出地提到了他们在语言服务和文化沟通上的重要优势。

  很多华侨华人志愿者无疑具有“先天”的语言优势,他们至少会两种语言。他们在奥运服务过程中,语言问题较容易得到解决。

  “我会六种语言,普通话、广东话、潮州话、越南话、柬埔寨语、英语。”翁明先生觉得自己在语言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为奥运服务,已经60岁的他还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学校报名,继续进修英语。

  除了鲜明的语言优势,海外华侨华人志愿者的优势更体现在他们双重甚至多重的文化背景上。有很多华侨华人说着流利的中文,有的谙熟中国文化,在住在国就不经意间传播着中华文化。

  李荣华在以色列是一位太极拳教练,她在健身俱乐部里教授当地人太极拳。这两年,她又进入以色列的一所小学,开始教以色列小朋友练习太极拳。不仅如此,李荣华介绍,在以色列的“体育日”,孩子的父母们也到学校跟她一起学习太极拳,很多家长还纷纷要求她再开一个训练班。

  “我觉得中华武术体现的最重要的中华文化,应该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我也是这样教给他们的。”李荣华讲述着自己在以色列教授太极拳的感受。

  同时,在以色列生活已经13年的李荣华,对以色列的文化也较为熟悉,无疑这也为奥运志愿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支持。在海外的生活使他们在文化沟通上可以说驾轻就熟。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方便地与各国友人沟通,海外华侨华人志愿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翁明说:“作为华侨华人志愿者,我们能够把我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里面,让人家理解我们中华文化,我们民族的文化。”

  乔卫指出:海外华侨华人熟悉中国文化,同时他们也了解住在国文化,他们能够成为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他们对奥运会最大的贡献实际上是文化沟通的桥梁”。

  志愿服务乐趣多

  这些志愿者大多为年轻学生。他们漂洋过海来到北京,在实现奥运梦想的同时,了解古老而新鲜的中国的愿望也同样迫切。

  来自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系的法国华裔志愿者金文豪说,和中国志愿者同吃同住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虽然偶尔也涉及对奥运会的不同看法,但金文豪表示,这正是奥运背景下文化交融的乐趣所在。

  “奥运志愿者作用特殊,我们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还是缩短中西方文化距离的桥梁。”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媒体运营部担任志愿者的美国华裔大学生谢静泊近日这样表示。

  谢静泊正是这么一位有着灿烂微笑的奥运志愿者。这个出生在北京、成长在美国的华裔女孩,就读于美国威廉姆斯大学。当有人问她普通话怎能说得如此标准,她笑言,“走到哪里,都不能忘本。”

  谈及在奥运主新闻中心担任志愿者的感受,谢静泊说,上岗以来,她与身边的志愿者们亲如兄弟姐妹,经常互相帮助,友好的氛围令她印象深刻。谢静泊说,她每年都会到北京度假,北京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尤其自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变化尤为明显,政府在改善环境方面做出很多努力,这表明中国人对奥运很重视。

  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北京奥运媒体运行海外志愿者李嘉欣,父母原从台湾移民至美国,她在美国出生。“我感到很惊讶,北京是如此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办奥运将会很完美,而且民众为筹办奥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她说,参与奥运对了解中国大陆十分有益。(崔银娜、刘珊)



   · 印尼奥运会志愿者:愿为印中之间的友谊尽一份力
   · 迎奥运征文承载全球华人对北京奥运的祝福和支持
   · 国侨办邀请逾四百位华侨华人代表出席北京奥运会
   · 意华人奥运志愿者抵京服务奥运 为海外华人争光
   · 旅匈华人成为北京奥运志愿者 中使馆及侨团欢送
   · 圆人生梦想 意大利三侨界奥运志愿者启程赴北京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