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社主办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中国新闻社诚聘记者、编辑
·第二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第一届世界江门(五邑)青年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许氏恳亲大会
您的位置:首页华人社区华人动态
“华裔军团”征战北京奥运:特殊意义的“回家”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2008年08月08日 08: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伍立群



林赛·皮安

    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外国代表团中,有很多华裔教练员和运动员,他们被称为“华裔军团”。这些华裔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自己的体育梦想奋斗在他国,成为所在国奥运代表团中不可小觑的力量,甚至是夺金的王牌。北京奥运会,对他们来说是一次特殊意义的“回家”。

  “参加北京奥运是一种幸福”

  “能获得奥运会入场券,对于每一位运动员都是难得的机会,而且这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说什么也要参加。”华裔运动员、原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现美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王晨说,作为华裔运动员,参加自己祖(籍)国举办的奥运会意味着光荣和骄傲。

  “我是在中国出生的,在中国‘长小’在加拿大‘长大’。”赵航说,“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华人,很高兴中国能够举办奥运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光荣。”首次获得奥运参赛资格的加拿大射击选手赵航,对于能回到故乡,在亲朋故旧的助威之下角逐奥运感到非常激动。她说,她的许多亲友得知她将代表加拿大来中国参加比赛,都兴奋不已,已买好票准备届时到场给她助威。

  “身为运动员,能够在祖(籍)国参加奥运会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以50岁的“高龄”代表加拿大参加奥运击剑比赛的栾菊杰坦言,参加北京奥运会是她的夙愿。栾菊杰说:“今天能以海外华人的身份回中国参赛,与所有中国人一道分享奥运盛会的喜悦和欢快,这是我运动员生涯最完美的结局。”

  很多华裔运动员来到北京,表现出很高的激情。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一名华裔,能够以参加奥运会的形式回到中国,真的很兴奋。”美国体操队领队华裔运动员谭凯文说。

  美国射箭选手林赛•皮安、女子花剑选手田昕,因为有中国血统,在谈起北京奥运时她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皮安说,她除了希望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外,还希望能够去中文学校上学。

  “妈妈经常在家给我做中国菜,空心菜、豆芽、包子、水饺……我都很爱吃。我想,习惯中国饮食,或许是我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优势之一。”田昕兴奋地说,她本来已经退役了,但为了北京奥运会,她返回赛场,她的母亲也为她能“荣归故里”而感到高兴。

  当他们踏上中国国土,每个人心里都感慨着:“我回来了!”“回家真好”,这是“华裔军团”共同的心声。北京奥运会,将是“华裔军团”最大规模的一次回家。为了回家,他们竭尽全力争取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为了能在祖(籍)国的土地上圆奥运梦,各国奥运代表团中的华裔运动员们,正厉兵秣马积极备战。

  “华裔军团”声势渐强

  “华裔军团”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他们在海外声势渐强。

  从美国、加拿大到新西兰、澳大利亚,从日本、韩国到德国、荷兰,再到刚果(布),有华裔参赛选手的国家覆盖了五大洲多个国家。华裔选手的参赛人数在一些国家的代表团中占了相当比例。以新加坡为例,该国日前公布的参加乒乓球、羽毛球、射击、游泳和田径等五个项目23名选手中,从中国去的选手几乎占到半数。“华裔军团”参加的项目可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等中国传统优势项目自不必说,就是在一些非优势项目,华裔运动员也不乏其人,如田径的张桂荣(铅球)、陈跃玲(竞走),击剑的孟凯睿、摔跤的陈美玲、垒球的余慧玲……

  参加北京奥运会的77名乒乓球运动员中,华裔运动员人数达到了近40人。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队由李佳薇、王越古和冯天薇三名华裔组成,整体实力排名靠前,极具女乒团体夺冠冲击力。北京姑娘李佳薇被称为中国乒坛名将王楠的“克星”,极有可能与中国选手角逐乒坛女单世界冠军。

  美国奥运羽毛球代表队日前成军,由华裔蔡子敏任总教练,两名华裔选手白国豪及李意恒担当主力。羽毛球项目的三位女掌门人——德国队的徐怀雯、法国队的皮红艳以及荷兰队的姚洁也将出战北京奥运会。

  华裔选手澳大利亚跳水小将伍立群、新西兰射击选手汪旸、美国男子体操队队长谭凯文等也都表现不俗。谭凯文除了代表美国队参加团体赛外,还将参加单杠、双杠、鞍马和吊环的比赛,他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吊环选手之一,极具夺金实力。

  除了这些准备在赛场上大显身手的华裔运动员,那些华裔教练员也会带领自己的队员征战北京奥运会。美国女排主帅郎平、美国田径队教练李犁、韩国男子羽毛球队教练李矛……这些教练员不仅熟悉中国传统的训练方法,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法宝,既“知己知彼”,又有“独门绝技”,作为夺金劲旅,为人们所关注。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与“华裔军团”随时可能在奖牌的争夺战中会师。或曾是昔日的队友,而如今成为赛场上的对手。“华裔军团”作为一支夺金劲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奥运是竞技体育,赛场同样是战场。“要向中国选手发起挑战,争取在北京夺冠。”澳大利亚跳水华裔小将伍立群表示。

  一样是为了奥运梦想,一样是为了冠军名誉。“战争”似乎在所难免。作为华裔运动员和教练员,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外国奥运代表团,生活在异国他乡,他们征战北京奥运,代表了在另一片天空下实现竞技体育的梦想。

  8月6日,在美国女排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女排教练郎平穿了件红色短袖衫,又套上了美国女排的宝蓝色队服。美国女排队服代表郎平的职业,里面的红色短袖衫暗示着她的中国心。“我是中国人,我当然希望中国女排夺冠。”说这句话时,郎平声音清脆而坚定,“北京是我的家乡,能带领其他国家的运动队参加北京奥运会,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为我感到骄傲!”

  “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王晨说,“自己一纸国籍的改变,永远改变不了我身上浓浓的京味儿,改变不了我是中国辛勤培育出来的事实,现在的北京和以前自己生活的北京大不一样,每次回到北京都很新奇和激动。北京奥运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为北京祝福、为奥运呐喊加油!”

  王晨还谈到在赛场上会有的感受,“毕竟今年奥运在北京举行,气氛自然会很热烈,但每次在赛场上一碰到中国选手,手会比较紧,也容易受到观众影响和走神。有可能自己的心还是中国心的缘故吧。”

  多方式推动体育全球化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人看待“华裔军团”的心态也越来越开放和宽容。因为无论现在是什么国籍,无论现在代表谁来到北京,世界冠军都只属于运动水平最高的人。

  8月2日,新加坡乒乓球女队的“当家花旦”华裔运动员、原中国乒乓球选手李佳薇走出机场时,遭到中国记者的“围堵”,而记者们更多只想一睹这位“乒坛美女”的风采,问到新加坡女队与中国竞争的问题,并没有攻击性。

  然而,这在14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还记得,199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亚运会上,改名小山智利的原中国乒乓球选手何智丽战胜邓亚萍夺得冠军。尽管之后几年,她顽强地坚守在世界一流球手之列,但依然不被中国球迷接受。

  而1996年,李东华却成为了瑞士家喻户晓的英雄。他是原中国体操队队员,退役之后移居瑞士,又代表瑞士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冠军。他“三次重伤,向生命极限挑战”的励志故事也成为了中国的骄傲。这也打开了中国人面对“华裔军团”时紧闭的心灵。

  随着中国优势项目的发展,“走出去”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越来越多,固然,“站在对立面”的他们,给中国选手增加了不小的“麻烦”,但也正是这些“华裔军团”用自己的方式推动了所在国的体育,在各自领域展现着中国人的勤奋和实力,为中国人赢得了更多尊重。

  同时,随着中国竞技体育高速发展和运动员、教练员们不断增长的实力和信心,使国人面对竞争时,学会了更加从容和宽容。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理念表明,体育没有国界,奥运赛场不仅是竞技场,更是传递友谊、沟通世界的大舞台。“华裔军团”的成员们在北京感受到,体育在中国也越来越国际化。目前,中国有很多教练员执教他国,也有很多运动员转会国外。中国队里也有很多外籍教练和队员。郎平对此感慨地说,“中国体育极具国际化,在中国代表团里也有很多外国教练,现代中国越来越开放。”(崔银娜)



   · 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 “华裔军团”声势浩大(图)
   · 奥运“华裔军团”厉兵秣马 老将新秀谁主沉浮?

      
本站搜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读者信箱】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