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华创会缘何扎根武汉(2)

2006年06月27日 15:35

  “每次华创会都让人耳目一新”

  华创会,倾注了省市侨办的心血。会前,通过网上、函电等形式,联系参会人员,搜集洽谈项目,落实对接洽谈单位;会中,派专人贴身服务,精心安排会议内容,合理组织参观考察线路;会后,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反馈意见和建议。华创会,成为侨务部门全年工作的“重头戏”。

  华创会,凝结着相关单位的高度热忱与协作精神。东湖开发区和武汉留学生创业园领导身先士卒,亲自抓好各项组织、筹备工作;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领导多次深入现场做协调和服务;公安交管部门制定严密的安全保卫措施,确保参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行车秩序畅通;城管部门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让与会者感受到江城武汉的洁净与美丽;市外经局、市经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各区(开发区)积极参加对口洽谈;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各新闻媒体派出强大采访阵容,为会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安排,展示了武汉作为东道主的盛情,展示了武汉加快发展的渴望。

  1999年,国侨办首次在北戴河举办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员来华(回国)创业成果报告会。2001年,在我市举办时,把成果报告与项目洽谈相结合,并正式简称为华创会;2002年、2003年,把同乡联谊与项目洽谈相结合;2004年,首次邀请湖南、河南、安徽三省参加,扩大了华创会的影响;2005年,更加注重“钱袋”与“脑袋”结合,吸引8个侨商会的近30名代表和法国雅高、美国联邦快递等20多家跨国公司高层人士与会;本届华创会安排了中部崛起武汉论坛、跨国公司圆桌会、高层次国际人才招聘会、高新科技、开发区及孵化器、投资金融专区展示等“会中会”,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华创会不下签约项目指标。每届华创会的务实创新之举,都得到国侨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一致赞誉。

  五次参会,并在汉创办霞光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刘纯清说:“每次华创会都让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武汉已成海归派创业热土”

  周怀北,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第二届华创会前夕,经组委会联系,他举家回国创业。才华横溢的他受聘为武汉大学高科技研发中心主任,短短几年间,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研究课题,培养研究生30多人。2003年他又被聘为湖北留学生创业园主任。2005年,他拒绝百万年薪,出任武大国际软件学院院长。

  陈义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导。2001年,通过华创会这个平台,他放弃高额年薪,毅然回国,加盟当时湖北光通光电有限公司。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市政府和开发区的全力支持,顺利闯过了创业必经的资金、产品和市场“三关”,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他又创办武汉新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新的冲刺。

  周怀北、陈义红,只是众多来汉创业成功者的代表。“武汉已成海归派创业热土。”他们的话代表了广大海外学子的心声。

  走进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武汉留学生创业园,迎面看见这样一幅标语:“这里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里是您施展才华的舞台”。穿行在整洁明亮的办公间,人们正埋头工作,潜心研发。可以预见,几年后,这里将孕育出一批国内外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如果说1998年创办武汉留学生创业园是一点星星之火,那么华创会就是一束火把,点燃了创业园的燎原之势。据创业园负责人介绍,最初,留学生创业园仅有10多家企业入驻,现在在孵企业达300多家,累计有700多名留学人员前来创业,其中人福科技、维奥药业两家留学人员创业的企业成功上市。去年,创业园产值总额近30亿元。

  受益的不只是企业,普通群众也感受到华创会带来的便利。孙小蓉的肿瘤早期检测诊断技术、黄士昂的干细胞研究成果、杨兴平研发的智能手机、江鹰开发的活性炭净化物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华创会这棵大树,必将在湖北武汉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来源/长江日报,记者/董晓勋 李咏 斌元 范良文)

[上一页]  [1]  [2]



编辑:谢萍】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