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初识柴达木盆地(组图)(2)

2006年07月06日 10:11




青藏高原第一王国——吐谷浑

  走进吐谷浑故都

  从茶卡一路颠簸了140余公里,便到达柴达木历史文化重镇都兰县。“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的这首边塞诗里提及的吐谷浑王国,曾在都兰县建都271年(公元417-688年)。

  吐谷浑和吐蕃征战的金戈铁马过后,在都兰县遗留了2000多座墓群,这就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都兰吐蕃古墓群。

  古墓群在都兰县境内有广泛分布,东起夏日恰,西至诺木洪,绵延数百里,其规模之大在西北地区实属罕见。经过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十余年发掘研究,对唐代河陇地区吐蕃文化的构成、族属、殡葬制度和习俗,吐蕃与东、西之间的文化融合与交流,青海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等重大学术问题都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古墓群中的血渭一号大墓高30多米,俨然一座小山,大墓座北朝南,与背靠的大山连为一体,颇像中原汉墓讲究的“风水宝地”。据考古专家估算,修建这样的一座大墓需要花费400万个劳动力、一万人要修建一年以上。大墓周围有几十座陪葬墓,墓内有殉牲、殉人骨殖。大墓结构风格独特,封土堆的底层砌了3层坚硬的石墙,上面又以泥石混凝层、砂石层、夯土层加高夯实。

  公元663年吐蕃攻灭吐谷浑后,吐谷浑王诺遏钵及其妻子弘化公主被迫逃往凉州,请求内迁,吐谷浑“故地皆入吐蕃”。文献记载,这部分吐谷浑人虽然被吐蕃统治,但仍有自身的建制、自己的可汗、自己的特定区域,并以部落为单位,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组织结构,以吐蕃的邦国形式存在。这部分吐谷浑人,文献上虽有记载,但他们的遗迹却未被发现,成为学术界争论的要点,而都兰墓群的发现有理由认为,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邦国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其王国的政治中心应该在都兰县。

  汉代,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中国丝绸远销中亚、西亚和欧洲,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许,而横贯亚洲大陆贩运丝绸的商路后来都被称为“丝绸之路”。有文献记载,青海地区由西宁至兰州,西宁往大通到张掖,西宁往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入新疆和敦煌,西宁往海南至川西北、沿岷江而下的入蜀之路等均被称为丝绸之路,名为“青海路”“河南道”“吐谷浑道”等。但一般认为青海丝绸之路只是作为河西路的辅助线路存在,只是河西路由于战争的原因阻碍不通,才绕道青海路。另一种意见认为,吐蕃占领这一地区后便衰落不振,已不复成为贸易通道。事实证明,从北朝晚期至唐中期漫长的岁月中,青海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干线和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其地位绝不亚于河西走廊。

  吐谷浑在连接东、西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的功勋不可抹杀,目前从都兰墓群中已发现140个丝绸品种,近120个品种是中原汉地制造,近20个品种出自中亚、西亚国家,以粟特锦数量最多,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格,色彩艳丽、花鸟栩栩如生,织品中有中古波斯人使用的钵罗婆文字锦,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发现的珍品。(来源:西海商报/作者:张德生 苗玉珍)

[上一页]  [1]  [2]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