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让敦煌国宝“喘口气”(图)(2)

2006年09月20日 09:41




 由于游人太多,大量游人不得不在栈道外排队等候。(敦煌研究院供稿) 

  莫高窟现在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有人预计,未来几年内,莫高窟年游客接待量将超过100万人,游客日流量也会超过万人。需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对于不堪重负的莫高窟来说,实在无力再敞开胸怀,来者不拒了。

  虽“疾病缠身”仍要对外开放

  在旅游给莫高窟带来损害的同时,自然界的破坏也在悄悄进行着。敦煌研究院的专业人员曾将1908年、上世纪40年代、最近的照片与洞窟文物比较,而比较的结果显示,壁画在衰变。第156窟前室北壁曾有墨书的《莫高窟记》,专业人员在上个世纪60年代抄录时还清晰可见,现在它已经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第3窟东壁的“施财观音”,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依然清晰,如今已经漫漶不清了。

  第259窟是北魏时期雕凿的,其中的一尊彩塑面露含蓄、迷人的微笑,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有人把它的微笑比作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而实际上它的创作年代比《蒙娜丽莎》早了近千年。就是这尊彩塑,膝盖部分的泥土已经剥落,草坯也露出来了。它的微笑还能保持多久,谁也不敢断定。第285窟中有一块题记,记载了洞窟的开凿年代,是莫高窟最早的明确纪年,极为珍贵,但现在这块题记中有一半文字已经消失。类似这样的衰变,在很多洞窟的彩塑、壁画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樊锦诗院长说,敦煌就像一个人,有生也有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使它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尽可能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

  但是现在,这块“疾病缠身”的艺术瑰宝却在“养病”的同时对游客开放,专家们打比方说,这就像让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去做剧烈运动一样危险。不过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管理部门又不得不勉为其难。

  莫高窟的洞窟虽然为数众多,但是,既有代表性、又有观赏性,既可反映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又具备开放条件的洞窟并不很多。有些洞窟是游客非看不可的,不能不开放的。这样一来,有一些洞窟由于过度利用,长期得不到“休息”,其“身体状况”变得更加令人担心。

  保护文物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到了人们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

  要变“身处两难”为“两全其美”

  莫高窟面临两难境地:既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发展,又不能因保护文物而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

  如何才能把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樊锦诗院长认为,莫高窟的开放,要体现科学、合理、和谐、适度的原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