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网络时代也需要《儒藏》(3)

2006年10月13日 10:18

  人才:做《儒藏》带有抢救性质

  除了资金问题,人才短缺是《儒藏》工程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当初北京大学成立儒藏编纂中心时只给了6个编制。目前这六个人中,有四位是博士毕业生,有两位是返聘的教授,一个古典文献专业,一个图书馆专业的。“今年各单位报上来说可以完成100部,但由于经费原因,我估计完成不了这么多,也就是50部吧。但即使是这50部靠这么几个人也是校阅不完的,我想至少需要20人。”

  不久前,汤一介再次找到北京大学校长,计划今年再返聘两个教授,同时积极从社会吸收人才。“比如可以把中华书局退休的老编辑聘请过来作为我们的工作人员。这样编纂中心的力量就加大了。”

  除了人员少,想找合适的人做这项工作也不容易,用汤一介的话说,“这项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这个项目牵扯文史哲、图书馆、考古等专业知识,能干这个活的人并不多。现在做《儒藏》已经有些晚了,做《二十四史》的那批老先生大都已经故去,老专家没剩下多少了,再过十年八年几乎没有了,会出现人才断层。现在做《儒藏》带有抢救性质,一方面要抢救这些老专家的学识,另一方面也要抢救书,还要培养新的人才。”

  去年这一工程开始从古典文献专业和哲学系招收学生,去年招收了2个硕士生和4个博士生,今年又招收了4个博士生。“去年因为是第一次招生,报的人不多。今年稍微好了一些,有十几个,但和哲学里的其他专业,如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比起来,人气还是差了一些,毕竟是一个比较寂寞的领域。”

  心结:主持《儒藏》是冒险

  今年汤一介已经78岁。虽然一般人很难看出他是年近八旬的长者,但年龄却始终是萦绕在他心中的一个心结。“我接受这个任务时是76岁,这么大的岁数接受这个任务是冒险。”说这话时,他没有看记者,微笑着像是自言自语。

  “这个工程要十六七年才能完成,我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是问题。而且这项工作非常损耗人的体力和精神,我每天要很操心,事无巨细都要考虑。我是搞研究的,没有管理经验,现在也要一点点学;我是个学者,我要写书,但现在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计划。”

  目前汤先生每天工作6个小时——上午4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晚上还要用大量的时间回信。作为当今的哲学大家,汤一介常常收到很多年轻人的来信,向他请教哲学问题。“这些人有的是农村年轻人,自学哲学,还寄来自己写的论文稿子。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虽然做不到每封信都回,但也尽力地能多回一封是一封。有的论文不是我的专长,我就给他介绍别的老师。”

  虽然日常工作繁忙,虽然他坚持认为管理如此大的项目并非他的所长,但汤一介并不后悔,因为能够编纂《儒藏》是他一直的梦想。“之所以提出要编纂《儒藏》,是因为受了《佛藏》的刺激。我们现在通常用的《佛藏》是日本人的排印本《大正藏》,《佛藏》有很多影印本,影印本当然有其价值,但用起来麻烦,不方便,所以现在全世界研究佛教的人引用的书仍是日本大正年间编纂的《佛藏》。我的梦想就是让我们的《儒藏》成为全世界最权威的范本,让世界的研究者都用我们的东西。”(来源:北京娱乐信报/记者 赵明宇)



编辑:候冬华】


相关报道
   · 《儒藏》首批成果《论语》专集面世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