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美国老板娘的世界大同梦:独特餐馆顾客自行定价(2)
2008年11月20日 13: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比之下,有些人会下意识地超额支付。缇娜·库帕是个39岁的房地产代理商。她每次都会付双倍以上的价格——以一杯豆奶拿铁来说,至少拿出4美元。

  “我总觉得有人会少给钱,所以我就多掏点,这样心理才会平衡。”她这样解释道。

  这种奇怪的运营模式,引来不少业界关注。《华尔街日报》曾评论说,这种做法违背了基本的商业原则:通过金钱来进行等价交换。不少商业人士最初对丹妮丝的做法也并不看好。

  然而,丹妮丝关于大同世界的理想——穷人少付一点,有钱人分摊一些,彼此量力付费,最终人人都可以吃到真正健康的好食物——似乎真的实现了,至少账面上是如此。

  在这个拥有223万人口的美国中等城市里,“世界大同咖啡”的客流量达到每天200多人,平均每人付费10美元。去年,这家饭店的毛利是348730美元,比前年增加了4万多美元。事实上,根据统计,只有大约2%的客人完全不付费。

  “我并非是在做慈善,而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做生意。”丹尼丝说。只不过,这种生意的前提是互相信任,“我们依赖社会公众的诚信存活。这是我能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

  的确,在过去五年中,这个金牛座的女人,显现出和她的星座相对应的倔强与坚持。

  在最初开办饭店的日子里,几乎所有朋友都认为她“发疯了”。这个针灸师几乎没有任何经营餐馆的经验,连记账都不大会。她只会做些家常菜,而且,“味道很一般”。

  但许多人对她的想法很是支持。丹妮丝一口气说出无数个令她感动的故事:一对夫妇最初坚持每个月汇来支票,帮助她支付房租;一个家庭主妇把家里的盘子免费赠送;一个工人免费将盥洗室里的瓷砖换成新的;还有人捐献出半英亩的土地使用权,从而使餐馆拥有属于自己的花园;附近的大学生争抢着来做刷碗和洗菜的义工……

  即便是那些流浪汉,也并不是如人们想象中那般吃“霸王餐”。曾经有个无家可归者,总来餐馆里吃东西。有一天,丹妮丝制止了他,并告诉他可以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随后的半年内,这个无家可归者消失了。突然有一天,他打扮整洁地出现,拿出50美元,告诉丹妮丝,这是他对餐馆的补偿。

  只是偶尔,这种诚信体系也会略显脆弱。曾有两个70多岁的老妇,常来这里就餐。可她们总是一个跑到洗手间里,另一个溜到后门的停车场上,然后双双逃跑而不用付钱。丹妮丝最初有些生气,但还是原谅了她们,“因为她们太老了,就好像我的祖母一样。”最终,她还是说服了这两人为自己整理花园,以换取食物。

  “所以,我要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选择。”丹妮丝听说过中国“大锅饭”和“公社食堂”的故事,在她的逻辑里,这种形式的餐馆之所以失败,“你们太追求一刀切了吧。”

  各种阶层的人,都来这家餐馆就餐。这其中包括律师、职业经理人和大学教授,也包括大学生、家庭主妇和那些无业者。还有周围那些商店的老板,包括快餐店、便利店甚至洗衣店。“我们相处得很好,还会互相串门。”丹妮丝笑着说。

  这种氛围甚至感染了服务人员。一个曾经的员工说:“午餐的时候会有上百人前来,而我知道自己能够信任他们每个人——这实在大大改变了我的人生。”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唐·梅瑞尔。4年前,这个自由撰稿人跟着朋友来到这家餐厅。他的第一感受是“特别”——“看着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如此和谐愉快地坐在一起吃饭,那种感受真的很特别。”

  于是,他留下来帮助丹妮丝。目前,他是“人人有饭吃”(one world everyone eat)基金会的公关部主任。这是前年由丹妮丝创立的公益组织,目的是将“世界大同咖啡”的模式推广开来。

  美国丹佛市的伯克夫妇就受此影响。两年前,当他们得知了丹妮丝的故事后,也鼓起勇气开了一家社区餐馆“大众食堂”。目前,两人还没有从餐馆里支薪。柏克太太继续担任全职老师,柏克先生是义工主厨,但是还得在其他公司兼任电脑顾问。

  但据说,这家店也达到了收支平衡。伯克先生说:“来这里吃饭的人,都是支持我们观点的人。他们都很高兴为帮助别人、消除饥饿做些事情。”

  甚至,伯克还曾看到这样一幕:一个无家可归者,每天都会在箱子里放钱,却从不吃任何东西。他笑着对伯克说:“我太爱这个好主意了!”

  这也更加坚定了丹妮丝实现“大同理想”的决心:“如果我的模式推广开来,我相信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够吃到好食物,而且,现在看来,这完全可行。”目前,类似的饭店已经在西雅图、华盛顿和北卡罗来纳州等地开办。

  11月这个周末的下午4点,饭店里大约有10个客人。在亮黄色的墙壁映衬下,一切显得格外温馨。两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正在细细地品味西班牙凉菜;一对学生小情侣正在说着悄悄话;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正在享受团聚时光。

  这时,一个身穿西服的大学教授对经过的服务员说:“你知道吗?这家饭店满足的是你的良心,而不仅仅是你的胃。” ( 杨芳)

[上一页] [1] [2]


编辑:陆春艳】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